此舉是 Meta 大力投資人工智能舉措的一部分。
Facebook 和 Instagram 的母公司將承諾在六年內至少投入 100 億美元來利用 Google Cloud 的服務器和存儲功能。
這一戰略旨在增強 Meta 的計算能力,因為它致力于向用戶提供人工智能工具。由于交易的保密性質,這些消息人士要求匿名。
《The Information》率先報道了這項協議。
谷歌已確認該交易,但尚未提供進一步評論,而 Meta 則選擇不予置評。
Meta 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承諾投資數千億美元用于人工智能及其發展所需的基礎設施。
該公司運營著二十多個數據中心,并正在建設其他設施,包括位于路易斯安那州農村的一個四百萬平方英尺的設施,但其中許多設施在未來幾年內都無法投入運營。
扎克伯格的目標是及時確保每個人工智能研究人員擁有最高的計算能力。
2023 年,谷歌云宣布計劃通過其應用開發平臺 Vertex AI 提供 Meta 的開源 AI 模型 Llama 的各個版本。
此舉是 Google Cloud 打造 AI 綜合解決方案戰略的一部分。
該分銷協議允許企業和開發人員通過 Google Cloud 輕松訪問并使用 Meta 的 AI 模型創建應用程序。
Meta 此前曾利用 Google Cloud 技術進行過小規模的實驗。
]]>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簽署行政令,將TikTok禁令延后75天,TikTok也暫時在美國恢復服務,但其未來前景并不樂觀。
Meta、谷歌瓜分TikTok
據《紐約時報》最新爆料,在TikTok禁令生效前夕,Meta高管緊急召開內部會議,商討如何接住TikTok倒下后的潑天流量。
“根據TikTok的最終命運,Meta需要為巨大轉變做好準備。”Meta首席營銷官亞歷克斯·舒爾茨在會議上稱。
據兩位參加會議的員工透露,高管們重點討論如何分配內部人力和資金資源,迎接可能涌入的海量TikTok用戶,以及如何將TikTok創作者及視頻搬運到Meta旗下的社媒平臺,如Instagram。六年前,Instagram 推出短視頻功能Reels,盡管曾被不少網友嘲諷為“克隆版”TikTok,但如今卻成為Meta爭奪短視頻市場的重要武器。
三位了解相關計劃的人士稱,私下里,Meta已派出團隊,為盡可能多地招攬“TikTok難民”做準備。為加大力度拉攏TikTok頭部創作者,Meta許諾提供每月高達5萬美金的現金獎勵。為讓TikTok用戶實現“無痛搬家”,Meta還計劃進一步調整Instagram,使其功能更加類似TikTok,充分讓用戶們感到“賓至如歸”。
另一邊,谷歌也不甘示弱。據《紐約時報》報道,谷歌同樣在幕后積極調整其平臺布局,尤其是短視頻產品YouTube Shorts,試圖吸引TikTok的創作者。
據知情人士透露,Meta和谷歌一直在為TikTok被逐出美國市場作準備。自去年4月美國時任總統拜登簽署通過TikTok“不賣就禁”法律后,兩家公司布局加速。
去年10月,為吸引習慣于TikTok最長10分鐘視頻的創作者,YouTube Shorts將視頻時長上限從1分鐘延長至3分鐘。而在近期,YouTube更是直接邀請部分同時使用其平臺和TikTok的創作者,參與其購物“新手訓練營”項目,幫助他們快速適應平臺規則并運營內容。
初創公司跟風模仿
除了Meta、谷歌這種巨頭,其他初創公司也在積極搶占即將到來的市場空白。
短視頻應用Clapper宣布向創作者提供每條視頻200美元的報酬,只需將該平臺宣傳為TikTok用戶的最佳替代品。目前,Clapper、Flip、Likee等多款視頻分享應用均已在蘋果和谷歌應用商店攀升至高位。
此外,不少科技公司甚至沒有短視頻業務,卻也趁機推出或重啟類似的產品
TikTok禁令生效當天,有用戶在推特向馬斯克提議重啟短視頻項目Vine,馬斯克回應稱“正在考慮”。就在TikTok恢復美國服務的同時,推特宣布上線短視頻信息流服務。
本周,付費訂閱初創公司Substack推出一項高達2000萬美元的“創作者加速基金”,吸引TikTok視頻創作者跳槽,并承諾收入不受損失,同時提供業務支持和新功能優先體驗機會。
就連沉寂已久的博客平臺Tumblr也在躍躍欲試。得益于近期流量激增,其計劃重新推出“Tumblr TV”功能——一個支持豎屏滑動瀏覽視頻的內容服務,定位直指TikTok的用戶群。號稱“替代推特”的去中心化社媒平臺Bluesky也上線了短視頻功能,甚至很多視頻都是從TikTok下載并導入的。
外部群狼環伺,TikTok內部的不確定性也正在加劇。由于禁令風波,員工對公司未來的信心持續下降,離職率顯著提高。一些團隊甚至因人員流失而工作進展受阻。數據顯示,過去6個月里,TikTok美國員工的離職率,幾乎是包括Meta、蘋果、亞馬遜、微軟和谷歌在內的大型科技公司的兩倍。
與此同時,TikTok尚未重新上線蘋果和谷歌應用商店,導致新用戶增長停滯不前,這也進一步影響了廣告主的投放意愿,一些品牌已開始轉向其他平臺。
可以預見,圍繞短視頻用戶和創作者的爭奪戰已經全面打響。對于TikTok而言,這場戰斗尤為艱難。
]]>上月,谷歌發布“紅色代碼”,著手緊急應對ChatGPT的崛起對其搜索引擎業務構成的威脅。由此可見,人工智能語言模型不僅正在挑戰傳統搜索引擎的商業模式,也成為搜索引擎之間競爭的武器。
據多家外媒1月6日報道,OpenAI正在談判以收購要約的形式出售現有股票,估值達290億美元左右。這筆新的交易要約將使OpenAI的估值比2021年完成上一次收購要約時高出大約一倍,當時OpenAI的估值約為140億美元。知情人士稱,雙方尚未達成最終協議,條款可能會發生變化,OpenAI拒絕置評。
2022年12月1日,OpenAI發布了NLP(自然語言識別)新模型ChatGPT,一經面世就引發科技界的巨大關注,上線5天用戶量突破百萬。該模型是OpenAI基于先前推出的NLP預訓練模型GPT-3.5之上的衍生產品,使用簡單,只需向ChatGPT文字提出需求即可。
ChatGPT,從其名字就可知,這是一個對話式的AI模型(chat在英文中是聊天之意),使用簡單,只需向ChatGPT文字提出需求即可。ChatGPT可完成回答問題、書寫代碼、寫詩、寫小說等。由于ChatGPT通過有人類反饋的加強學習方法訓練而成,對完成用戶指令的響應度遠強于兩代前的GPT-3。
國信證券劉高暢在2022年12月11日發布的研報中表示,通過有人類反饋的加強學習(RLHF)訓練,ChatGPT能夠更好地理解用戶指令。相比過去的人機對話模型,ChatGPT表現顯著更優,能給出更具體的回答,并且可以直接完成詳細指令,甚至主動駁回一些危險提問。
分析師表示,隨著ChatGPT帶來的算法突破,NLP能力上限會日益提升,有望在人機交互、智能客服、語音對話、AIGC、智能公文寫作、機器人等領域持續落地,不斷拓寬泛AI技術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據財聯社不完全整理,ChatGPT概念股有漢王科技、天源迪科、云從科技、神州泰岳、科大訊飛和拓爾思。
浙商證券程兵等人在12月15日發布的研報中表示,ChatGPT相關投資標的主要為AI模型:浪潮信息(“源 1.0”AI 大模型);大數據存儲:星環科技(分布式數據庫);AI自然語言處理廠商:拓爾思(語義智能)、科大訊飛(智能語音交互)。
但同時,ChatGPT也存在局限性。業內人士表示,ChatGPT有時會生成包含虛假和明顯錯誤的回復。比如Twitter上某教授讓ChatGPT寫一篇他的科普詞條時,ChatGPT的回復中包含了一些明顯的錯誤細節。同時,在回答用戶一些代數和幾何問題時,也出現答非所問,甚至胡言亂語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