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上網與WiFi上網,你更喜歡哪種?互聯網時代,移動設備上網無非兩種模式,不是流量上網就是WiFi上網。如今,流量資費逐漸下降,幾十元就能買到40G以上流量套餐,還有大王卡、螞蟻寶卡等免流量卡,對于部分人群,手機套餐流量過于充足,每月都有大量盈余。
手機熱點不需要長長的寬帶線提供信號,只要有移動數據網絡的地方,都能為其他設備提供無線網絡。在不通寬帶的農村地區,或者WiFi網絡不安全的公共場所,手機熱點都能發揮自己的光和熱。
手機熱點看起來這么好用,為什么大部分人還在用WiFi上網,我決定測試一下手機熱點與WiFi+寬帶上網組合的區別。
手機熱點網速如何?
手機熱點的開啟方法非常簡單,以iPhone手機為例,在手機中找到設置圖標,打開個人熱點選項,點擊允許其他人加入,同時設置好無線局域網密碼即可。iPhone手機有個優勢,可以在其他登錄iCloud的設備提供網絡訪問權限,不用輸密碼就能直接上網。除此之外,還有藍牙、USB與無線局域網連接等方法。
采用無線局域網連接,這種方法最為簡單,只要在其他設備中打開“WLAN”選項,再輸入密碼就好了,整個過程與WiFi上網一模一樣。事實上,無論是手機熱點還是WiFi上網,都屬于WLAN上網。WIFI就是WLANA(無線局域網聯盟)的一個商標,該商標僅保障使用該商標的商品互相之間可以合作,與標準本身實際上沒有關系。
從包含關系上來說,WiFi是WLAN的一個標準,WiFi包含于WLAN中。通俗點說,能夠提供訪問互聯網的無線網絡出口點,就是WLAN熱點,大家熟悉的有線寬帶加WiFi路由器的模式,屬于最簡單的WLAN熱點。手機熱點接受移動數據流量,再通過自身攜帶的無線網卡將這些信號轉化成無線信號,也屬于WLAN熱點。
通過WLAN設置好無線網絡連接后,接下來就可以測試手機熱點網速了。我用手上的華為手機連上iPhone手機熱點,關閉移動數據流量,再打開B站搜索4K視頻。效果有點不可思議,4K視頻對網速要求不小,而我播放的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紅海灘”視頻,全程都不卡頓,觀看流暢性絲毫不亞于WiFi網絡。我更換其他4K視頻依次播放,效果同樣出色,在iPhone手機分享的熱點網絡下,華為手機表現相當出色,完全感受不到差別。
視頻播放不卡頓,那么玩游戲又如何呢?在這個手游流行的年代,幾乎人人都會玩上一把手游。打開手機來一局《和平精英》,游戲打開速度與平時沒有區別,轉身、跳躍、開槍等動作也沒有遲滯感,總體效果蠻不錯。
當然,主觀感受并不足以說明問題,還是測試數據比較有說服力。我下載網速測試APP。打開之后,點擊測試,結果顯示下載速度為25.46Mbps,上傳速度為2.45Mbps,延遲為33ms。
延遲數據主要針對游戲玩家,一般來說1~30ms,幾乎察覺不出有延遲,玩任何游戲速度都特別順暢;31~50ms,可以正常游戲,沒有明顯的延遲情況;51~100ms,對抗類游戲在一定水平以上能感覺出延遲,偶爾感覺到停頓;100ms~200ms,無法正常游玩對抗類游戲,有明顯卡頓,偶爾出現丟包和掉線現象;200ms以上,訪問網頁有明顯的延遲和卡頓,經常出現丟包或無法訪問。我測出的延遲數據為33ms,屬于較為優秀的數據,基本上玩任何游戲都不會卡頓。
有測試就要有對比,我在同樣位置測試了WiFi網速,結果顯示下載速度為27.51Mbps,上傳速度為14.32Mbps,延遲為19ms。可以看出,手機熱點網速與WiFi網速不相上下,僅在延遲數據上遜色一點。
我在隔壁房間依次打開4K視頻與游戲,全部遇到卡頓延遲狀況,4K視頻播放時提醒網速不佳,建議切換播放模式,游戲里幾乎寸步難行,一不小心就會卡到門里,基本上無法正常玩游戲。
不同系統下手機熱點表現
生活中,iPhone手機用戶畢竟是少數,安卓用戶才是更普遍的存在。我心想,安卓系統手機熱點或許與iPhone不同。于是,我將兩部手機互換,用華為手機提供熱點,iPhone手機連接測試。
華為EMUI系統下,手機熱點與iPhone類似,在設置中找到移動網絡-移動網絡共享,可以選擇藍牙共享、USB共享與便攜式WLAN 共享。打開便攜式WLAN 共享之后,可以設置熱點名稱、密碼等。
用iPhone手機連上華為手機熱點,與之前的操作一樣,點擊測試按鈕,測試五次取中間值。然而我測到第五次的時候,APP突然提醒連接失敗。原來我之前設置過單次流量限制為100M,超過之后自動斷連。
從網速測試結果可以看出,在距離3-5米范圍內,手機熱點可以提供較強的無線網絡信號,個別情況下甚至比WiFi網絡更強。在距離稍遠時,手機熱點幾乎失效,網速會大幅下降。生活中智能電視、智能投影儀、臺式電腦等產品需要固定在特定位置,基本上用不上手機熱點。平板、手機以及筆記本電腦在使用時也不能離開手機熱點過遠,否則很容易斷連。
當然,即使離得很近,依然也有可能斷連。手機作為信號發射端時,會收到非常多因素影響,比如突然一個電話打過來,只要按下接聽鍵,所有連接該熱點的設備都會斷連。除了斷連,手機熱點信號穩定性也不夠,有線寬帶可以為WiFi路由器提供穩定的信號,而移動數據則不同,在不同的地點信號強度也會隨之變化。我曾經在高鐵上用手機為筆記本電腦開熱點,網速狀況非常不穩定,只能處理文檔、瀏覽網頁,看視頻幾乎不可能。
從使用角度來說,手機熱點不能成為穩定的信號源,一時應急還可以,長期使用并不合適。此外,長期使用手機熱點還會帶來不少隱患。長期邊開熱點邊充電使用,手機會一直處于全負荷運轉以及功能發熱狀態。手機發射信號需要用到射頻組件,射頻本身發熱量不低,一般路由器都有專門的散熱設計,而手機并不是為熱點而設計,長期提供全速熱點,電池很容易鼓包。
同時為了保障網絡不斷,需要經常持續性地給手機充電,而頻繁充電也會縮短手機電池的壽命。我在論壇中發現,一般將手機熱點長期使用的用戶都采用舊手機,屬于廢物利用,正常使用的手機,一般很少有人用來充當長期熱點。
鄙人總結:
傳輸距離小、網速不夠穩定,手機熱點在性能上并不能與WiFi路由器相提并論。長期開熱點對手機硬件還會產生不可逆的損傷,綜合來說手機熱點并不能取代WiFi。不過,手機熱點在特定情況下可以提供高效穩定的無線信號。當我們地處偏僻的鄉村,在沒有寬帶網絡的情況下,可以用手機熱點為其他設備提供無線信號,或者像我一樣,在高鐵上開手機熱點,為筆記本電腦等設備提供無線信號。手機熱點替代WiFi不大可能,當WiFi的備胎還是夠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