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雖然本質上只是一款社交軟件,但是經過了將近10年的發展后,它早已成為了很多國人的生活必需品。如今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亦或者是其它事宜,基本上都離不開微信,它的影響力覆蓋了大約12億的國人,可謂是當之無愧的現象級App。
大家都知道,QQ和微信都是騰訊旗下的產品,二者不可能同時流行起來,所以騰訊必須做出選擇。于是在微信問世之后,騰訊就選擇了放棄QQ,將QQ積累起來的流量引到了微信上面。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微信才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迅速崛起。
而反觀QQ,雖然推出了各種各樣的服務,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收費的,這樣一來不僅沒能得到用戶的認可,還失去了作為一款社交軟件的意義。正因于此,最近幾年就算騰訊不再引流了,QQ的用戶也還是會投向微信的懷抱。
這項功能就是“微信豆”,主要用于打賞附近正在直播的主播,便于某些用戶尋找新的社交方向。雖然對于用戶而言,軟件的功能越多就代表它越完善,但是這種規律并不適用于社交軟件,微信的定位是社交,不需要那么多功能,尤其是付費服務。
至于為什么說微信的新功能是“跟風”,就是因為當初QQ也推出了類似的服務,同樣是關于打賞主播的。所以人們才會表示,如今的微信像極了當年的QQ,如果騰訊繼續這樣下去,那么微信很有可能會步QQ的后塵。
馬化騰“扛不住了”?
與此同時,也有些人在想,微信推出新功能,是否意味著馬化騰“扛不住了”?眼看著微信有這么大的流量,馬化騰和騰訊卻找不到什么好的變現方式,所以他們只能通過在微信內部添加付費服務來激起廣大用戶的消費力,然后從中獲取巨額的利潤。
不得不說,馬化騰和騰訊的這個想法是非常好的,但是他們忽略了該計劃想要成功進行,必須要滿足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用戶接受微信的付費服務。但是現在看來,關于“微信豆”的用戶反饋大多都是吐槽,接受它的人寥寥無幾。
其實馬化騰想要將微信流量變現是無可厚非的想法,畢竟騰訊只是一家公司,它的目標肯定還是以賺錢為主。但必須要知道的是,凡事都不能急于求成,微信已經給騰訊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總要給它留一個棲身之地。
寫在最后
用戶之所以選擇微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在于微信具有純粹的社交功能,一旦微信走上了QQ的老路,那么最終只能泯然眾人矣。希望馬化騰和騰訊能意識到這一點,不要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棄長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