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特網4月20日訊:近日,“比特幣”一詞頻頻涌現各大資訊頭條,一石激起千層浪。近半年來,加密貨幣的交易價格扶搖直上。4月17日,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在經歷了一周狂漲沖至61293美元,隨即接踵而至的是“跳水”式跌破52000美元/枚,日內跌幅超15%,24小時內有近50萬人爆倉,爆倉金額近400億元人民幣。
為什么說比特幣會就此涼涼?
首先,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種。其一,作為美國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場所,Coinbase在4月14日登錄納斯達克,在刺激比特幣上漲至“天花板”——64368美元后,許多期投資者和高管拋售數十億股票。有市場人士認為,此次數字貨幣暴跌,離不開Coinbase公司高管大規模套現的影響。其二,4月18日,有消息稱,美國財政部將指控多家金融機構使用加密貨幣洗錢。而早在今年2月,美聯儲原主席耶倫就曾表示,比特幣是一種“高度投機的資產”,數字貨幣可能會帶來更快速和更便宜的支付體驗,“但有許多問題需要研究,包括消費者保護和反洗錢”。
面對這重重管制和壓力襲來,加密貨幣全線暴跌,4月18日,比特幣閃崩,一小時內暴跌近8000美元,不禁讓人聯想“418”會和“312”一樣載入幣圈史冊嗎?比特幣能堅持到底嗎?反觀中國數字人民幣,優勢眾多充滿魅力。
為實體經濟服務,數字人民幣涼不了!
柯林斯說:“當局勢穩定下來,主要國家為控制數字支付而較量時,比特幣就將被晾在市場上,無人購買。”加密資產畢竟只是投資的選項,本身不是貨幣,是另類投資。所以我們嘗嘗認為加密資產將來應該發揮作用,是作為一種投資工具或者是替代性投資。所以此類資產的投機會不會造成嚴重的金融危機是不可預知的。所以現存的數字貨幣則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其中中國的數字人民幣尤為突出。
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會“數字支付與數字貨幣”分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談到比特幣時表示,不管數字貨幣還是數字資產,都要為實體服務。有中國學者稱,“未來十年,現金使用量將減少至少40%。”這就意味著,在全球范圍內由央行支持的數字貨幣將越來越普遍。中國綜合國力的急劇上升及經濟實力的不斷趕超,人民在世界范圍內繼續贏得地位,并且在數字人民幣啟動后鞏固地位。
誠然,中國作為一個重視實體經濟的國家,在數字經濟對于實體經濟的實際發展有何好處方面,仍舊保持相對謹慎的態度。要想建設“數字中國”,源自比特幣的區塊鏈技術必不可少,進而同數字人民幣協同發展,數字貨幣將助力中國未來打贏數字經濟戰!